首页|夏季琼州海峡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时空变化

夏季琼州海峡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时空变化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surface sea water in the Qiongzhou Strait in summer

扫码查看
采用船载海-气CO2连续观测系统于2011年和2014年夏季在琼州海峡开展了现场观测,分析研究了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2011年和2014年夏季pCO2分别为(516±29)μatm和(533±15)μatm,海-气CO2交换通量分别为(8.4±1.7)mmol/(m2·d)和(4.5±0.4)mmol/(m2·d),均是大气CO2的强源,高于相邻及相似海域,主要受控于东口海域上升流和海峡中部狭管效应.2011年夏季东口上升流增大pCO2的同时也促进了浮游植物繁殖,光合作用吸收水体CO2,降低了pCO2,而且受其影响,西口口门附近叶绿素a和溶解氧含量陡增,pCO2突降.2014年夏季东口海域上升流较弱,且观测海域垂直混合作用显著,pCO2和溶解氧分布特征与2001年夏季明显不同.海峡中部狭管效应造成水体输运速率大、混合作用强,浮游植物"来不及"生长,pCO2较高.

马玉、廖世智、李锐祥、蔡钰灿、曹永港、许春玲、史华明、王迪、许欣

展开 >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10300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琼州海峡 二氧化碳分压 上升流 狭管效应

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

2200128

2020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海洋学会

海洋学报(中文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44
ISSN:0253-4193
年,卷(期):2020.42(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