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内大循环新格局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与战略选择

国内大循环新格局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与战略选择

扫码查看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政策根据其主要目标存在三个不同阶段:粮食安全阶段、农民收入相对贫困和城乡融合阶段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内大循环的新格局下,本文按照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从三个层次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再定位及战略选择进行阐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从传统农业的粮食供给功能视角出发,尽管饥饿问题已经解决,粮食安全仍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这要求我们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粮食安全支撑国家安全,保障国内大循环.可通过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基建"推进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从宏观经济和城乡融合发展视角出发,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和城乡要素市场割裂是阻碍国内大循环形成的两个关键体制机制性障碍.这需要多渠道稳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矫正城乡收入差距,以进一步释放农民的消费需求,防止农村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死水区";同时,打破城乡之间人才、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壁垒,实现要素市场的统一和城乡融合.最后,从农业产业链和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要注重发挥和引导农业的多功能,包括营养健康、生态环保、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功能,这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动能.

于晓华、黄莹莹、王汉杰

展开 >

哥廷根大学 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德国下萨克森州 哥廷根 37073

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国内大循环 农村内需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 农业政策三阶段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9ZDA10620CSH048

202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04
ISSN:1008-3456
年,卷(期):2021.(3)
  • 1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