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问责-避责关系新解:基于"行动-制度-环境"框架

问责-避责关系新解:基于"行动-制度-环境"框架

扫码查看
问责与避责间的关系是责任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问责导致避责的机制亟待探究.以X县早稻生产政策过程为例,基于"行动−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上级问责与基层避责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干部避责行为是上级问责制度与基层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作为责任者的基层干部面对上级问责压力和农民抗拒压力的理性选择.为贯彻落实非粮化整治政策,上级通过责任分配、责任考核和督查问责制度,给基层干部施加了巨大的早稻生产责任压力.而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中稻种植模式为主导的、较为稳定的生产秩序,拒不执行早稻生产政策.承受双重压力的基层干部只能采取责任兜底的属地化机制、利益交换的市场化机制和联合避责的科层化机制来规避上级问责风险.作为行动者的基层干部运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隐匿信息、集体负债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有的制度−环境,再造了基层治理结构.
A New Expla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ability and Blame Avoidance: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Action-Institution-Environment"

田先红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问责 避责 风险 责任政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9BZZ072

202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04
ISSN:1008-3456
年,卷(期):2022.(5)
  • 8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