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中游水旱灾害特点与水旱兼治对策——以"两湖"地区为例

长江中游水旱灾害特点与水旱兼治对策——以"两湖"地区为例

扫码查看
历史资料和现代记录均清楚地表明,长江中游旱灾的发生频次和灾情与洪灾基本相当,中下游地区既是水灾的高发区,又是旱灾高发区.旱灾和洪灾多以2a为周期交替出现,常常是水旱同年.旱灾不但分布范围广,且延续时间长,其灾害损失不容忽视.20世纪中后期,长江中游水旱灾害呈明显的加剧趋势,其原因主要与生态环境变差,蓄洪空间减少和水利工程长期存在的重防洪、轻防旱等有关.建议:(1)转变传统的"防洪抗旱"观念为"防洪防旱";(2)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参照,建立防洪防旱并举的河、渠、湖、塘网络系统;(3)扩大湖泊蓄水能力;(4)建立农田深沟深塘排蓄水系统.
The flood and drought calamity feature and controlling strategies of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a case of Hunan and Hubei district

梅惠、李长安、徐宏林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430062

长江科学院,武汉,430010

长江中游 防洪防旱 水旱灾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904110052003CB415201

2006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12
ISSN:1000-1190
年,卷(期):2006.40(2)
  • 5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