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利用湿地植物控制长江泥沙的示范研究

利用湿地植物控制长江泥沙的示范研究

The demonstration research of the sediment control of the Yangtse River by wetland plants

扫码查看
根据自然水体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到沉水植物的野外示范研究区,面积为9 048 m2.模拟长江潮汐规律每天调长江水4 320 m3流经试验区,试验共进行100 h,进水量18 000 m3,试验区平均水力负荷0.477 5 m/d.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对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外界环境有强烈干扰,只要不危及到湿地植被的存活,水体的透明度很快就可以提高到一定程度;(2)湿地植物对长江水体N、P等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3)湿地植物可降低泥沙含量,加速泥沙沉降.输入挺水植物长江水泥沙含量为130.87 mg/L,,而流出挺水植物区的泥沙含量仅为32.66 mg/L,降低了75%,试验100 h的最终沉降量达到402 g/m2;输入浮叶植物长江水泥沙含量为32.66 mg/L,而流出浮叶植物区的泥沙含量仅为20.30 mg/L,试验100 h的最终沉降量达到271 g/m2.输入沉水植物泥沙浓度平均为20.30 mg/L,流经沉水植物群落后泥沙浓度平均18.65 mg/L,在沉水植物区的沉降量为0.011 5 g/m2,明显低于挺水和浮叶植物区;(4)示范研究的结果充分验证了由挺水、浮叶、沉水等水生高等植物组成的串连湿地系统对挟沙水体中的悬浮泥沙的截留效果,因此在长江泥沙控制与水质改善上具有较好的可应用性,是长江泥沙控制、水质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

曹昀、王国祥

展开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2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

湿地植物 长江泥沙 示范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江西师范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2003AA601100-27058242054

200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12
ISSN:1000-1190
年,卷(期):2007.41(4)
  • 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