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CD64指数与降钙素原(PC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8例白内障患者,将39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列为感染组,并将同期39例白内障术后无感染患者选为对照组.对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取样和菌株培养、鉴定,以此分析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对所有患者进行CD64指数与PCT水平检验.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64指数与PCT指标,预测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玻璃体样本的阳性检出率(38.46%)高于房水样本检出率(20.51%),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82.61%),革兰氏阴性菌4株(17.39%),检出率最高的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56.52%),其次为头状葡萄球菌(13.04%);感染组CD64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CT水平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与PCT及联合指标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ROC曲线下面积4 UC分别为0.802、0.866、0.951.其中CD64指数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73.3%;PCT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89.7%;两项指标联合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2%、91.1%.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多,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CD64指数与PCT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CD64指数与PCT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效能中等,两项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