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民国文本的长沙城市意象研究

基于民国文本的长沙城市意象研究

扫码查看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历史景观特征在逐渐减退。为再现民国时期长沙的城市风貌,采用文本挖掘法,整理筛选民国文本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与聚类分析、情感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探究民国长沙的城市意象元素与形象认知。结果表明,民国文本中对长沙的描写以人文要素为主,城市意象因子中道路与交通、山水风貌热力值较高;感知度最高的实体空间意象元素是岳麓山、湘江、天心阁,非实体空间意象元素是街巷、百花、亭台;长沙具有岳峰古迹、湘水月色、街陌盛景、文教新风、战火风云5类意象空间;长沙总体形象认知为美景、幽静、胜地,情绪感知以积极情绪为主。以历史文本为研究材料,为城市意象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凌佳诣、沈守云、王薇薇

展开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004

城市意象 文本挖掘 环境感知 民国 长沙

2025

现代园艺
江西省经济作物局 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

现代园艺

影响因子:0.609
ISSN:1006-4958
年,卷(期):202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