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足下垂的矫正

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足下垂的矫正

扫码查看
目的: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足下垂的矫正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照.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足下垂患者72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佩戴支具方式、针刺方式以及常规康复锻炼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踝关节背屈功能评定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胫前肌基本情况.结果:治疗后踝关节背屈功能改善情况:A组改善总有效率为93.3%,B组为90.0%,C组为80.0%.A组和B组较之C组踝关节背屈功能改善情况相对更为明显(P<0.05);A组和B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前后胫前肌基本情况:治疗前,三组胫前肌情况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均出现比较明显改善,但A组和B组患者较之C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A组和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整体比较,A组和B组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足下垂采用佩戴支具以及针刺方式进行矫正,临床效果相对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文兵

展开 >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曲靖,655000

脊髓损伤 不全瘫 足下垂 矫正

2013

健康必读(中旬刊)
湖南省健康教育所

健康必读(中旬刊)

ISSN:1672-3783
年,卷(期):2013.12(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