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文将对幼儿园不同入托年龄段儿童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幼儿年龄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关系,分析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特点,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以及最终使其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记录2134例儿童家庭情况,内容包括住址、母亲妊娠情况、出生医院、母亲文化程度等.对所有儿童均进行静脉末梢血临床检验,记录儿童发生缺铁性贫血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2134例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3.95%,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与患儿性别、母亲妊娠情况、出生医院级别、家庭住址、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对符合男性、年龄较小、早产、家庭住址为农村、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县级以下医院出生等条件儿童作为重点工作对象,进行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宣传,指导家属对其进行积极预防,密切观察儿童成长过程,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目的,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