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为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一般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儿分娩时情况、喂养方式、用药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其分娩时发生窒息、出现肺炎、低钙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败血症、低钠血症、分娩后实施牛奶喂养、产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新生儿分娩后实施吸氧、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有关,且P<0.0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新生儿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产妇产前用药情况、新生儿分娩后喂养情况以及服用益生菌情况,从而及时掌握新生儿全面临床资料,若新生儿具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并积极做好患儿发病时的应对措施准备工作,最终保障新生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宏

展开 >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普洱666400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2013

健康必读(中旬刊)
湖南省健康教育所

健康必读(中旬刊)

ISSN:1672-3783
年,卷(期):2013.12(11)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