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讨论盆底超声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及其康复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2018。08。01~2019。09。30在本院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回顾性查看其临床相关资料,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盆底超声检查为正常的已生育女性,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3~56岁,产次1~3次;观察组年龄24~57岁,产次1~3次。所有患者均进行负荷、垫片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除外神经肌肉病变、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和骨盆损伤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超声数据及盆底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静息状态膀胱颈(22。75±4。01)mm和valsalva状态膀胱颈(-8。77±6。91)mm位置下移,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QoL问卷评分与盆底康复治疗前后1h漏尿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I-QoL问卷评分均值(30。12±11。13)分,治疗后I-QoL问卷评分均值(50。88±15。19)分,观察组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底超声检查结果为相比正常女性其膀胱颈位置低,膀胱颈移动度增加,经盆底康复治疗后膀胱颈位置较治疗前上移,膀胱颈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