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辽宁省丹东市地区单亲初中生的自卑感、家庭教养方式对其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及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13名单亲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不同性别的单亲初中生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t=-2.018,P<0.05)、母亲拒绝否认(t=-2.105,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的单亲初中生在父亲过度保护(t=2.163,P<0.05)、母亲过度干涉(t=2.244,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为干部的单亲初中生在父亲拒绝否认(t=-2.833,P<0.01)、母亲拒绝否认(t=-2.506,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单亲初中生在父亲过度干涉(t=2.119,P<0.05)、母亲过度干涉(t=2.037,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单亲初中生的自卑感、家庭教养方式与人格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在内外倾向维度上,与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拒绝否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父亲过分干涉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自卑感、父亲偏爱和父亲拒绝否认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神经质维度上,与自卑感、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及母亲拒绝否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父亲偏爱、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偏爱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③在内外倾向维度(△R2=0.160,F=21.168)上,父亲过度干涉(β=0.157)、自卑感(β=0.372)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神经质维度(△R2=0.221,F=19.819)上,自卑感(β=0.316)、父亲拒绝否认(β=0.173)、母亲偏爱被试(β=-0.160)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①单亲初中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受到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为干部及不同生源地的影响;②父母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嘲笑、不当惩罚、过度宠溺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单亲初中生自卑感与人格中的内外倾向和神经质的发展;③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尊重则会减少自卑感,降低情绪不稳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