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本地区煤矿生产过程中矿工伤的构成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83例2015-2017年矿工伤病人的年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发生在青壮年(30-49岁);住院天数大部分小于2月;主要累及四肢,骨折伤居多;损伤原因以砸伤最高;6-7月例数最多,12-2月最低.结论:本地区矿工伤主要因素为砸伤(矸石、煤块、木料等)、高处坠落、挤压(铁柱)、绞伤(钢丝)引起的骨和关节损伤、颅脑损伤、皮肤软组织挫伤.应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矿工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