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岭县生态草原湿地恢复工程研究

长岭县生态草原湿地恢复工程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通过梳理长岭县农业发展历史,提出了长岭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肉牛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采用竞争战略优势,确定产业组织的相对竞争优势,体现低成本差异化,产业化生态肉牛高端农业.采用资源配置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开辟草原湿地16万公顷,恢复湿地的集体产权制度.以10万公顷生态玉米为基本饲料,施行以红竹柳围栏半舍饲刈割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生态肉牛的生产加工.以五侯沼气蚯蚓培育为战略枢纽、温室和滴灌工程为战略环节,实现对当地环境的有效修复.采用目标战略,实行对可持续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人才支撑产业的振兴,从而达到战略管理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关键性、权变性目标.以恢复草原湿地植被主体生命支持系统为中心任务.完成生态肉牛工业化、农村工厂化、农工科技化,实现清洁沼气智能化与第四代绿色产业革命.

张海邦

展开 >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草原湿地恢复 生态肉牛养殖 绿色产业革命

2019

吉林农业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吉林农业

影响因子:0.229
ISSN:1674-0432
年,卷(期):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