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次北上黄淮气旋爆发性发展的演变机理分析

一次北上黄淮气旋爆发性发展的演变机理分析

扫码查看
利用GFS再分析资料(0.5°×0.5°)、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5月2—4日北上黄淮气旋进行研究,着重对比分析其生成与爆发性发展的成因.研究表明,本次过程是高空槽系统东移与低空涡旋叠加的过程,500hPa东亚地区稳定性的暖脊是本次过程的特殊环流形势,为本次涡旋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其初生阶段,200hPa急流经向度加大,急流显著加强,低涡生成于高空急流断裂处,系统具有明显的斜压性,冷暖平流对比明显,斜压转换是该气旋生成初期阶段发展的主要因子;在气旋发展阶段,高空急流次级环流使得中层涡度加强,500hPa涡度平流加强并向低层伸展,正涡度平流是气旋强烈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散度场的条件较初生阶段更好.

杨萌、姜鹏、刘斌、王欣欣

展开 >

山东省潍坊市气象局,山东潍坊 26101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辽宁沈阳 110166

爆发性气旋 高空急流 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山东省预报员专项

SDYBY-201910

2020

气象灾害防御
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学会

气象灾害防御

影响因子:0.184
ISSN:1006-5229
年,卷(期):2020.27(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