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特征
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特征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语言顺应理论的提出者是Verschueren,他在《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了这个全新的语用学研究理论。语码转换指的是说话者根据实际语境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有三种: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以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特征,指出教师话语和语境的顺应可以使语言输入更加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素颖
展开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关键词:
顺应理论
语码转换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
顺应性模式
出版年:
2015
DOI:
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影响因子:
0.27
ISSN:
1671-1580
年,卷(期):
2015.
(4)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