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我国先行调解制度具体路径的设计
我国先行调解制度具体路径的设计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确立了先行调解制度以及先行调解的合法性地位,进一步完善了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同时满足了当事人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但是,该条款笼统而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易造成司法混乱.因此,本文在介绍并借鉴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调解制度的基础上,从先行调解条件、案件范围、主体、与诉讼的衔接等方面设计我国的先行调解.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甫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
民事纠纷
民事诉讼
先行调解
人民法院
出版年:
2015
DOI:
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7.068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影响因子:
0.27
ISSN:
1671-1580
年,卷(期):
2015.
31
(7)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