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浅析文艺作品符号表达的暧昧性——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
浅析文艺作品符号表达的暧昧性——以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电影《山楂树之恋》(以下简称为《山》剧)上映后票房创文艺片新高,但评价可谓莫衷一是,褒贬不一。就影片引起如此争议这一现象,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加以分析,并尝试探索《山》剧引起此争议原因。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的符号——《山》剧之所以引起如此迥异反应,主要在于符号本身所具有的暧昧性和受众主体不同的情境。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袁堂红
展开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273165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符号暧昧性意义
出版年:
201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四川省绵阳市文联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ISSN:
1006-026X
年,卷(期):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