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三角洲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如何提高黄河三角洲微咸水利用率,节约淡水资源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盐度、不同发育时期微咸水灌溉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 g/L和5 g/L盐度的微咸水灌溉均影响水稻产量,其中3 g/L微咸水灌溉主要影响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而5 g/L微咸水灌溉影响是多方面的;全生育期3 g/L微咸水灌溉产量降低约10%,而5 g/L微咸水灌溉减产超过40%.在插秧返苗期3 g/L微咸水浇灌会降低成苗率,但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降低盐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仅在分蘖期进行5 g/L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孕穗灌浆期用微咸水灌溉严重影响水稻灌浆.因此,在当地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返苗期和分蘖期使用3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但要适当增加该单位面积内苗数,缓解因成苗率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而分蘖期可以适当采用高盐度微咸水灌溉,但不宜超过5 g/L,孕穗灌浆期微咸水盐度应严格控制在3 g/L以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利用能够充分节约淡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Effects of Brackish Water Irrigation on Rice Yield in Yellow River Delta

郑崇珂、戴南平、周冠华、彭永彬、解丽霞、孙伟、周晋军、张希军、赵翔宇、谢先芝

展开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济南 250100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济南 250100

山东同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513

展开 >

水稻 微咸水 生育期 发育时期 产量性状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CXGC2022A112021TZXD005

2023

节水灌溉
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武汉大学,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节水灌溉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4
ISSN:1007-4929
年,卷(期):2023.(3)
  • 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