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钠盐溶液与淡水交替供水方式对红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钠盐溶液与淡水交替供水方式对红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Effect of Alternating Water Supply Mode of Sodium Salt Solution and Fresh Water on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alt in Red Soil

扫码查看
为优化再生水与淡水交替供水方式,研究交替供水方式对红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规律的影响,以确定最优交替供水方式.选取5、10 g/L 2种浓度钠盐溶液和淡水为试验用水,设置了咸淡水混合(SF混合)、咸淡交替(SF)、淡咸交替(FS)、咸淡咸淡交替(SFSF)和淡咸淡咸交替(FSFS)5种供水方式,并以淡水(CK)为对照,进行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结果表明:2种钠盐浓度下累积入渗量随着交替次数增加而增加,360 min入渗时刻,5 g/L和10 g/L淡咸淡咸交替处理分别比淡咸交替处理增加了28.85%和18.98%;Philip模型更适合描述FS交替供水和CK下土壤累积入渗量随入渗时间的变化,Kostiakov模型更适合描述SF混合、SF、SFSF、FSFS处理下红壤入渗特征;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受交替供水方式的影响,盐分累积程度受钠盐浓度的影响,在同一供水方式下,2种钠盐浓度的电导率(EC)分布规律一致,且随钠盐浓度增加,EC值增大.5 g/L下淡咸淡咸交替供水能增强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土壤盐分累积,为最优交替供水方式,推荐淡咸淡咸交替供水为南方亚热带区红壤再生水灌溉方式.

red soiltreated wastewateralternate saltish and fresh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infiltration model

李平、王辉、欧阳赞

展开 >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长沙 410128

红壤 再生水 咸淡交替 入渗特性 入渗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重大项目

41471185XSKJ2021000-02

2023

节水灌溉
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武汉大学,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节水灌溉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74
ISSN:1007-4929
年,卷(期):2023.(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