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ITS序列分析

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ITS序列分析

扫码查看
为探讨无籽刺梨及其近缘种的关系,对采自贵州兴仁的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贵州安顺的光枝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 var.leioclada M.T.An,Y.Z.Cheng et M.Zhong)及采自贵州遵义、兴仁的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以及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上下载的长尖叶蔷薇(Rosa longicuspis Bertal.)进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利用MEGA6.0软件对ITS序列进行分析,ITS序列总长为629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53bp,5.8S长度为164bp,ITS2长度为212bp;对无籽刺梨、缫丝花、长尖叶蔷薇进行组合分析,组合1(无籽刺梨、长尖叶蔷薇、兴仁缫丝花)和组合2(无籽刺梨、长尖叶蔷薇、遵义缫丝花)中整个ITS序列共有26个变异位点,占序列总长度的4.10%,组合3(光枝无籽刺梨、长尖叶蔷薇、兴仁缫丝花)、组合4(光枝无籽刺梨、长尖叶蔷薇、遵义缫丝花)中共有30个变异位点,占序列总长度的4.76%.4个组合中ITS1变异位点数都为7个,占ITS1序列长度的2.76%,占序列总长度的1.11%;5.8S序列均没有变异位点;组合1、2中ITS2的变异位点数为19个,占ITS2序列长度的8.96%,占序列总长度的3.02%;组合3、4中ITS2的变异位点数为23个,占ITS2序列长度的10.8%,占ITS序列总长度的3.65%.4个组合中无籽刺梨与光枝无籽刺梨都含有2种碱基叠加的变异位点,叠加的2种碱基中1个来自长尖叶蔷薇,1个来自缫丝花,无籽刺梨同时具有缫丝花、长尖叶蔷薇的2种ITS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MP)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无籽刺梨与长尖叶蔷薇聚为1支,通过形态学比较发现,无籽刺梨与贵州缫丝花、缫丝花较为接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无籽刺梨的物种起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陈兴银、石建明、杨鹏、张凯凯、关萍

展开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无籽刺梨 ITS序列 变异位点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课题

研理工2017029201303137

2017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17.45(17)
  • 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