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

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人工造林是提高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研究幼龄林(7年)、中龄林(16年)、近熟林(25年)、成过熟林(34年)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平均含碳率为46.8%;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03.99、182.38、197.21、181.16 t/hm2;随着林龄的增大,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逐渐增加,而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凋落物层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层碳储量占总碳库的比例较大,且其碳储量相对稳定,平均值为95.76 t/hm2;0~20 cm土层碳储量成为土壤碳储量的主体,占土壤总碳储量的41.64%.该研究可为杉木人工造林和固碳增汇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

王红英、樊星火、华玉武、孙亚利、王建利

展开 >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6

杉木人工林 含碳率 植被碳储量 土壤碳储量 碳储特征

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

201104006

2017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17.45(21)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