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方法分析工矿复垦区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

不同方法分析工矿复垦区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

扫码查看
以山西古交屯兰工矿复垦区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植物种植、不同耕作制度的视角出发,将传统分析与现代技术分析相结合,分析比较工矿复垦区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旨在为提高工矿区复垦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传统分析结果表明,豆科植物根际微生物细菌与放线菌的数量要高于禾本科植物,毛苕子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植物,在大豆—玉米—玉米轮作制度下,大豆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高于玉米—大豆—大豆轮作制度下玉米根际的相应指标.用16S rDNA V3~V4区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简称OTU)进行不同植物根际细菌α多样性分析,发现自然恢复土壤的Chao1丰富度高于种植植物的土壤,与种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截然不同,连种毛苕子根际与玉米—大豆—大豆轮作制度下的玉米根际土壤具有丰度较低的相似性微生物属,大豆与苜蓿的根际微生物具有相似的亲缘性.

张变华、靳东升、郜春花、郜雅静、李建华

展开 >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忻州034000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工矿复垦区 植物根际 微生物多样性 Shannon多样性指数

国家重点联合基金子课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省政府重点工作项目忻州师范学院院级课题

U1710255-6YCX2017D2501xk201407

2019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19.47(4)
  • 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