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光周期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周期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3个品种马铃薯(青薯9号、宁波1号和国外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16 h—8 h、12 h—12 h、8 h—16 h)对马铃薯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6 h—8 h的长日照抑制马铃薯结薯,青薯9号和宁波1号在12 h—12 h马铃薯平均单株产量最大,国外2号在8 h—16 h平均单株产量最大,青薯9号平均单株产量受光周期影响程度较轻.对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光照时长减少,3个品种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逐渐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逐渐增加.持续的短日照处理会对马铃薯叶片的光合作用系统形成抑制乃至破坏,进而导致马铃薯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杨浞露、王芳

展开 >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西北马铃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青海西宁810016

马铃薯 光周期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2020-NK-170CARS-9

2021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1.49(10)
  • 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