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高产巨大戟醇的铁海棠毛状根培养体系,研究比较了 6个不同品种铁海棠茎叶部分的巨大戟醇含量,以含量高的铁海棠原种的花梗及叶盘为外植体,考察不同菌株以及不同侵染条件对其诱导率的影响,筛选适宜铁海棠毛状根生长的液体培养基,并比较了铁海棠毛状根和植株中的巨大戟醇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铁海棠6个品种间巨大戟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为铁海棠原种.(2)以铁海棠原种的花梗为外植体,预培养7 d,以D600nm=0.6的Ar A4菌液侵染6 min,转入1/2MS固体培养基中共培养3 d可获得最佳转化效果,毛状根诱导率最高达68.33%.(3)毛状根在1/2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长势良好.(4)毛状根中巨大戟醇的含量显著高于铁海棠原种植株中各部位的含量,达到593.14 mg/kg,鲜质量为0.50 g的毛状根经悬浮培养10 d后,可获得132.27 μg巨大戟醇.铁海棠6个品种中以铁海棠原种巨大戟醇含量最高,利用发根农杆菌Ar A4侵染铁海棠原种花梗,成功建立了铁海棠毛状根的高效诱导及悬浮培养体系,且获得的毛状根中巨大戟醇含量高于原植株,为高效获得巨大戟醇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