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讨不同氮沉降处理对闽楠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揭示闽楠对不同形态氮沉降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选用闽楠幼苗为研究对象,选择氮源和氮浓度2个试验因素,氮源设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氮3种形态,每种形态的氮素均设4个氮浓度水平[低氮沉降(30 kg/hm2,LN)、中氮沉降(60 kg/hm2,MN)和高氮沉降(90 kg/hm2,HN)和无氮沉降对照(0 kg/hm2,CK)],开展不同形态氮沉降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沉降显著影响闽楠幼苗生长及其生理学过程.不同形态氮沉降能明显影响闽楠苗高和地径生长,引起闽楠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差异,改变闽楠幼苗叶片和根的形态.不同形态氮沉降对闽楠幼苗生理学过程有显著影响.随氮沉降浓度的增加,闽楠幼苗净光合速率、光系统的光化学反应降低.闽楠对不同形态氮沉降的适应性表现为铵态氮>混合氮>硝态氮,总体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即在低浓度范围内,能促进闽楠生长;超过一定阈值,闽楠幼苗净光合速率、光系统的光化学反应降低.说明闽楠在氮沉降条件下可通过生长和生理学过程的改变来适应氮沉降.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闽楠人工林的经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