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方片区花生种质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北方片区花生种质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扫码查看
为科学利用和推广我国北方片区的花生新品种,以2017年国家北方片区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中的35个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9个性状指标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个性状的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0.02~1.79,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油亚比(1.79),最小的是粗脂肪含量(0.0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均与百果重、百仁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出米率、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茎高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油亚比呈显著正相关;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均与粗蛋白含量、油亚比、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粗脂肪含量、籽仁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由分析可知,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指标和品质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生产中,控制好株型,才有可能实现高产优质.品质性状之间除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之外,其他指标相互影响不大.品质性状对产量性状有着较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及以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将19个主要性状指标综合为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4.676%,能代表所分析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35个供试品种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有较大差异,第1类群株型较高,荚果、籽仁相对较大,品质较优,产量较高,其中,中大粒花生品种占91%;第2类群株型较矮,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较多,油酸含量较高,产量相对较低,属于高油酸花生品种;第3类群为结果数最多、果小仁小、出米率较高、品质一般、产量相对较低的小果花生品种;第4类群为植株矮、果小仁小、出米率高、粗蛋白含量和产量相对较高的小果花生品种.

韩艳红、杨海棠、刘软枝、胡延岭、石彦召、李盼、于沐、朱桢桢、杨芳、郭进涛

展开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5

河南省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新郑 451100

花生品种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河南省重大专项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

豫科计[2015]1411001106002020KJHM0037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7)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