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扫码查看
为丰富福建地区马铃薯种质资源和遗传基因改良奠定材料基础,参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50份种质资源的2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差异很大,变幅为0。52~2。01,其中肉色、开花繁茂性、薯形、叶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达到2。01、1。81、1。61、1。52、0。52;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除了主茎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外,其他9个性状均达到2。10以上,单薯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主茎分枝数变异系数较大,均达到27%以上。相关性分析方面,生育期与单株结薯数、株高、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商品薯率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薯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商品率、单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薯数、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薯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691 0%,能较好反映该11个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聚类分析将5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中早熟低产型材料、第Ⅱ类群为中熟中产型材料、第Ⅲ类群为中早熟中产型材料、第Ⅳ类群为中熟高产型材料。第Ⅰ类群可作为挖掘早熟型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Ⅱ类群可作为淀粉加工型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早熟和提升品质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第Ⅳ类群可作为高产和经济效益高的亲本资源进行利用。

张川、梁金平、罗文彬、张志勇、苏秋芹、周美玲、郑新妹

展开 >

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龙岩 3640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0

马铃薯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资源利用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十四五)

Zycxny2021005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8)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