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不同品种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不同品种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探究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开展大豆高产田间试验.以高蛋白品种黑河43(A1)和高油品种克山1号(A2)为试验品种,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B1,38万株/hm2;B2,43万株/hm2;B3,48万株/hm2)与施肥量C1(当地常规施肥量)、C2(较常规施肥量下调20%)、C3(较常规施肥量上调20%),共18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产量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随种植密度的提高,黑河43 的 B2 处理产量显著高于 B1、B3 处理 12.31%~13.82%、5.52%~7.05%、10.26%~16.54%,克山 1 号的 B1 处理产量显著高于B2、B3处理2.71%~18.30%、7.61%~17.6%、2.89%~18.35%.在相同种植密度处理下,2个供试品种产量随施肥量的增长呈现出C3>C1>C2变化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分别增长5.05%~5.30%、4.19%~14.62%、7.56%~9.69%和 2.79%~8.18%、2.74%~7.53%、2.60%~13.14%.黑河 43 的最佳处理为 B2C3 处理,其产量为4 327.80 kg/hm2;克山1号品种的最佳处理为B1C3处理,其产量为4 214.83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供试品种产量与LAI、Pn、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Fv/Fo、Fv/Fm呈正相关.因此,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交互模式能改善大豆光合特性,在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促进光合产物向大豆籽粒分配运输,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马伟然、强斌斌、刘绍锋、张玉先、曹亮

展开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 163316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316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大豆 施肥量 种植密度 LAI 光合特性 产量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示范基地项目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LH2022C0632022M72069520221012021ZXJ05B02CARS-04-PS18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