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开展大豆高产田间试验.以高蛋白品种黑河43(A1)和高油品种克山1号(A2)为试验品种,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B1,38万株/hm2;B2,43万株/hm2;B3,48万株/hm2)与施肥量C1(当地常规施肥量)、C2(较常规施肥量下调20%)、C3(较常规施肥量上调20%),共18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互作对大豆产量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随种植密度的提高,黑河43 的 B2 处理产量显著高于 B1、B3 处理 12.31%~13.82%、5.52%~7.05%、10.26%~16.54%,克山 1 号的 B1 处理产量显著高于B2、B3处理2.71%~18.30%、7.61%~17.6%、2.89%~18.35%.在相同种植密度处理下,2个供试品种产量随施肥量的增长呈现出C3>C1>C2变化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分别增长5.05%~5.30%、4.19%~14.62%、7.56%~9.69%和 2.79%~8.18%、2.74%~7.53%、2.60%~13.14%.黑河 43 的最佳处理为 B2C3 处理,其产量为4 327.80 kg/hm2;克山1号品种的最佳处理为B1C3处理,其产量为4 214.83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2个供试品种产量与LAI、Pn、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Fv/Fo、Fv/Fm呈正相关.因此,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交互模式能改善大豆光合特性,在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促进光合产物向大豆籽粒分配运输,有利于产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