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插密度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插密度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了明确适合粳稻品种高产优质栽培的机插密度及缓释氮肥、常规氮肥的配施模式,以盐粳15号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即300 kg/hm2常规氮肥按高产栽培施肥模式分次施用、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设置4种机插密度处理,即在机插行距均为25 cm下,株距分别设为11、13、15、17 cm。机插行距25 cm时,随着株距增加,盐粳15号的茎蘖数、有效穗数降低,穗粒数、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增加,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理论产量与株距呈二次曲线关系,根据曲线方程计算出盐粳15号高产最适株距为13~14 cm。300 kg/hm2常规氮肥高产施肥模式虽然产量高,但肥料用量多,且稻米食味品质下降;240 kg/hm2缓释氮肥一次基施影响大穗形成,不利于高产;180 kg/hm2缓释氮肥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可以在降低氮肥用量的同时,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形成。得出结论,机插行距为25 cm时,株距13~14 cm,种植密度为28。57万~30。77万穴/hm2,有利于盐粳15号提高产量;180 kg/hm2缓释氮肥基施与60 kg/hm2常规氮肥配施模式,可以在降低总施氮量的条件下,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金鑫、林晶晶、李长亚、郭红、杨力、刘洪进、夏思成、王文彬

展开 >

江苏省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 224002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 224002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 224006

江苏润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建湖 224700

展开 >

盐粳15号 株距 产量 品质 氮肥运筹模式 机插密度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JATS[2022]260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