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18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分析

扫码查看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x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M3、F1、M4、F2、F4等自交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优良,M4、M10、F3、F6、M11等自交系宜机收性状表现优良;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表现,M4、F4、M11、M2、M9等自交系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组合F2×M4单株产量的正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3 ×M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负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2×M4、F1 ×M4、F4×M5、F1 ×M11的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为优势组合,可进行进一步试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可以早晚代结合选择;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应在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穗粗、穗长、穗位高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自交系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张军刚、冯晓曦、郭海斌、许海涛、许波、王成业

展开 >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相关性

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驻马店综合试验站项目

HARS-22-02-Z6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8)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