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连作黄瓜生长不良,产量、品质降低等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设施黄瓜连作土壤改良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单施化肥(CK)、化肥减量+生物有机肥(SB)、化肥减量+微生物菌肥(SM)、化肥减量+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SBC)、化肥减量+微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SMC)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连作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叶片和根系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MDA)含量、产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SB、SM、SBC、SMC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显著提高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黄瓜产量、品质,显著降低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其中,SBC处理叶绿素Fv/Fm、Fv'/Fm'、Y(Ⅱ)均最高,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0.00%、54.24%、58.33%;SBC处理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以及叶片SOD、POD活性均最高,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4.98%、31.32%、52.66%、30.60%;SMC处理叶片CAT活性以及根系SOD、POD、CAT活性均最高,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3.71%、37.24%、25.91%、52.85%;SBC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较CK处理提高58.69%,较SB、SM、SMC处理分别提高11.28%、21.71%、6.01%.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瓜产量、品质的提高与叶片、根系生理特性变化密切相关.综上,与CK处理相比,SB、SM、SBC、SMC处理均可改善黄瓜叶片荧光特性,提高黄瓜的光合作用和抗逆能力,进而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其中SBC处理表现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