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和蚯蚓接种对黄河故道区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和蚯蚓接种对黄河故道区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扫码查看
优化氮肥施用方式、提升土壤有机碳(SOC)水平是黄河故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持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方法,探究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和蚯蚓接种对江苏省黄河故道区沙质潮土团聚体构成及其SOC含量及活度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农民习惯施氮[FN:690 kg/(hm2·年)]、减量施氮[RN:540 kg/(hm2·年)]、减量施氮+秸秆还田(RS)、减量施氮+秸秆还田+接种蚯蚓(SE)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FN处理相比,RN处理下SOC含量有增加趋势,且其增加部分主要来源于小团聚体(>0.250~2.000 mm)比例及其所结合的SOC含量的提升.RS处理相对RN处理,全土 SOC含量提高8.58%,且大团聚体SOC含量显著增加27.7%,但两者团聚体构成无显著差异.在RS处理基础上接种蚯蚓(SE)后,>0.250~2.000 mm小团聚体比例及其SOC贡献量分别显著下降33.3%和44.1%,导致全土 SOC含量降低16.1%,这可能与秸秆还田下,0.250~2.000 mm小团聚体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贡献量高于其他粒径团聚体,在蚯蚓活动影响下可能更易于被利用分解有关,各处理下的作物产量并无显著差异.综上,在该地区通过接种蚯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SOC水平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土壤小团聚体是影响黄河故道区沙质潮土 SOC固持的关键因素;相比常规施氮,减量施氮配合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手段.

朱翰绅、徐聪、吴迪、刘昊贶、李冠霖、纪程、汪吉东、张永春

展开 >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六合观测实验站,江苏南京 210014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减量施氮 秸秆还田 蚯蚓接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

BE2021378CX211009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9)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