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扫码查看
于2019-2020年开展2种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和施氮水平(0、60、120、180、240 kg/hm2)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耕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表现为NO<N1<N2<N3≈N4.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玉米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2019年和2020年深松条件下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比旋耕高4.48%和5.25%;2019年、2020年深松条件下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比旋耕处理分别提高13.46%、12.87%.在相同耕作模式下,2个试验年份N3与N4处理的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N0、N1、N2处理多呈显著性差异,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3>N4>N2>N1>NO.吐丝期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穗轴,生理成熟期对氮素的吸收依次为籽粒>叶片>茎>穗轴.2种耕作方式的玉米氮素回收率相似,但深松条件下的氮肥偏生产力较旋耕处理提高14.10%.不同耕作方式和年份下,N3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分别比N1、N2、N4处理提高了 132.81%、38.26%、11.84%.因此,深松条件下配施氮肥180 kg/hm2是提高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优组合.

常青、周生、吴中凯

展开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2

玉米 耕作方式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700270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