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基于16S rRNA测序的植茶温室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明确温室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找寻温室栽培、露天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异指示种,以更科学地为管理温室茶园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置换多元方差分析(Adonis)及LEfSe等分析方法对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S rRNA测序质控后,土壤样品总共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为11 137个(497 556条有效序列).3个处理间共同含有200个OTU,温室间共同含有495个OTU.茶园土壤细菌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等.ACE指数、Chaol指数、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等α多样性指数均以露天栽培模式极显著高于温室.PC1和PC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10%、21.55%,共解释了 86.65%(R2=0.612,P=0.001)的信息.露天栽培处理差异指示种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Acidobacteriae等.温室处理指示种为罗丹诺杆菌科(Rhodanobacteraceae)、黄单胞菌目(Xanthomonadales)、弗兰克氏菌目(Frankiales)等.以上研究结果为从微生物水平上研究温室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生态质量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展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0

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福建宁德 352100

温室 茶园 土壤细菌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2023R1092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13)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