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灌溉方式与施磷对紫花苜蓿产量、水磷利用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灌溉方式与施磷对紫花苜蓿产量、水磷利用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灌溉水分和水磷利用率不理想的问题,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不同磷施用量(0、50、100、150 kg/hm2,P0、P1、P2、P3)和灌溉方式(常规畦灌、干湿交替灌溉、浅埋灌溉,W1、W2、W3),探究灌溉方式与施磷互作对紫花苜蓿产量、水磷利用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紫花苜蓿优质高产栽培与水磷协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方式下,随施磷量增加,紫花苜蓿总磷积累量、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磷肥利用效率(PUE)、土壤全磷、难利用性磷、中等程度利用性磷、极易利用性磷及土壤转化酶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P2存在较大值;土壤磷代谢酶(ACP、LCP)活性、有机磷、易利用性磷及磷活化系数(PAC)呈持续增加趋势.相同施磷水平下,W2、W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高于W1处理.整体而言,W2P2处理具有最高的产量,其他处理3年平均较其降低1.21%~20.42%,PUE、PAC分别减少0.09~13.03百分点、1.09~9.16百分点.综上,施磷量为100 kg/hm2结合干湿交替灌溉时,可促进土壤磷转化,提高紫花苜蓿水、磷利用效率及生产性能.

夏广英、施传信

展开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紫花苜蓿 灌溉方式 施磷水平 磷组分 水磷利用效率 产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专项

31801948212102110467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14)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