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常见灌木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常见灌木叶功能性状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探究苏州城市公园常见灌木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以苏州白塘公园为研究对象,划分不同梯度的土壤含水量区域,从中随机选取30个样方,以公园中7种常见灌木为试材,测定其结构、生理和化学性状,采取单因素方差、皮尔逊相关性、主成分及模糊隶属函数等分析方法,探讨微观尺度下的灌木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土壤含水量梯度的响应机制,为后续灌木的遴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的降低,灌木叶绿素(Chl)含量、叶干物质含量(LDMC)、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净光合速率(Pn)增加,叶片长宽比(LLWR)、比叶面积(SLA)、气孔导度(Gs)减小;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区域,SLA与LDMC、LLWR与Pn及SLA与Pn的相关性更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面积(LA)、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比叶重(LM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单位重量叶碳含量(Cmass)、气孔导度、蒸腾速率(Tr)为灌木对土壤含水量响应的主要性状;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区域,金丝桃适应能力较强,八角金盘适应能力较弱。

刘勇、张兴、张洪运、高飞、曲艳婷、符文君、徐欣、杨芷毓

展开 >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 215129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叶功能性状 土壤 含水量 响应机制 灌木 苏州

2024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32
ISSN:1002-1302
年,卷(期):202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