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药调控不同信号通路治疗慢性便秘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不同信号通路治疗慢性便秘机制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慢性便秘是以排便费力、频次减少、粪便干硬且持续超过6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主要通过调控5-羟色胺(5-H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慢性便秘的治疗作用。然而目前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慢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实验研究,缺少临床研究佐证。未来可以从上述通路入手设计相关临床试验,为新药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

王宏福、黄水兰、尚用冉、朱建珺、安明伟、崔亚萍、甘会平

展开 >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江西省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6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

便秘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2025

江苏中医药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江苏中医药

影响因子:0.663
ISSN:1672-397X
年,卷(期):202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