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内皮前体细胞(EPCs)在卵巢癌临床分期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血液样本来源于45位卵巢肿瘤患者(包括15位良性卵巢肿瘤和30位卵巢癌患者)和10位正常志愿者.内皮前体细胞培养12天镜下记录克隆数;ELISA测定血清中VEGF的表达量;CCK-8试剂盒测定VEGF刺激的各组中内皮前体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卵巢癌患者组中EPCs克隆形成数目均值为3.7±1.14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的2.1±0.88及正常组的0.9±0.82(P<0.05);ELISA结果表明卵巢癌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57.6±67.00、154.0±17.05及109.1±15.53(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PCs克隆数目与血清VEGF存在正相关性R2=0.6457;体外增殖实验发现VEGF能够明显促进EPCs的增殖,CCK-8结果显示VEGF刺激组结果为卵巢组0.63±0.11、良性肿瘤组为0.56±0.08、正常组为0.52±0.09,而未刺激的正常组为0.34±0.12.同时实验发现EPCs及VEGF与卵巢癌的大网膜转移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EPCs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明显提高,同时我们的实验结果支持EPCs在预测卵巢癌临床分期及大网膜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