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胃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胃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观察组中将NLR低于1。88者设为低NLR组(n=31),高于1。88者设为高NLR组(n=29),将PLR低于157。74设为低PLR组(n=27),将PLR≥157。74设为高PLR组(n=33),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NLR和PLR、观察组中化疗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NLR、PL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NLR组的客观有效率为61。29%,明显高于高NLR组的31。03%(P<0。05);低PLR组的客观有效率为62。96%,明显高于高PLR组的33。33%(P<0。05)。结论:胃癌患者NLR和PLR的变化可用于病情和疗效评估,NLR和PLR值越大,病情越严重,化疗疗效越差。

李成光、王冬冬、陈亚平、刘丽娟

展开 >

江苏省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肿瘤科 江苏盐城 224006

胃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临床意义

2020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影响因子:0.015
ISSN:1671-4954
年,卷(期):2020.(10)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