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从考古材料看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黔北一带的汉墓主要集中分布黔东北、务川、正安、道真[1].乌江以北地区今称为黔北,司马迁称为南夷,即夜郎的北端.在商周时期,黔北地区属于濮人居住区,其地就因盛产丹砂而文明,《逸周书·王会》有"卜人以丹砂"[2]贡献方物的记载.黔北由于盛产丹砂,从商周以来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在黔北遵义地区发掘的汉墓不是很多,经过发掘的地区有仁怀市、赤水市、务川县、道真县等地.文章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部分文献材料,试讨论黔北地区的汉化进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朱梅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关键词:
黔北
汉墓
丹砂
乌江
出版年:
2020
卷宗
中国兴川战略促进中心
卷宗
影响因子:
0.048
ISSN:
1005-4669
年,卷(期):
2020.
(1)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