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济院是明清时期政府致力于社会救济的机构,代表着官府对于民间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古代官方慈善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但清前期施行的养济院制度到中后期逐渐失灵,不得不借助民间力量维持运营,体现了慈善事业中官民交缠的特点。养济院的研究受到学界较多的重视,但是总体而言对其的全国性、长时段研究较多,区域性研究较少;江南、直隶地区研究较多,其他地区研究较少,而像四川这样身处内地的区域研究较为薄弱。笔者查阅明清时期四川的地方志资料,拟从发展脉络、收养人数、经费来源、出现问题等方面分析其运行的实际状况,以期益于中国慈善事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