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文人,经过历代文人对陶渊明文学作品的认可、继承和传播,使得陶渊明成为一个令人永不生厌的话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将陶渊明定义为"隐逸诗人".陶渊明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将诗歌与日程生活结合起来,开创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作品,呈现"自然"至美的境界.他将老庄玄理融入到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当中,洒脱恬淡、质朴真率,用作品为后世千万士人学者筑起了面对困境的精神家园.陶渊明的隐逸与超脱,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所决定了的.然而,我对陶渊明完全摆脱人生中的一切名利、得失、成败、贫富、贵贱等束缚心存疑问.受儒与道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形成了仕与隐、出与入的特殊人格心理结构模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成为历代士人的潜在意识,作为士人的陶渊明也不例外.另外,在陶渊明的作品当中仍然可以看到他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与希冀.纵观历史,不得不承认,历来的文人学士在不自觉的传播接受中丰富了陶渊明的隐逸形象,陶渊明不再是原来的那个陶渊明,而成为士人学者心中的隐逸洒脱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