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主栽皱环球盖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特性

我国主栽皱环球盖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特性

扫码查看
对我国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20个主栽菌株进行了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的28个ISSR引物中22个具有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8-0.86之间,在0.72时可将菌株分为6个类群,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在PDA培养基上,除菌株Sr-03和Sr-05最适生长pH值为8.0外,其他菌株均为pH 5.0-6.0;在5-30℃的温度范围内,除菌株Sr-01、Sr-08、Sr-11在30℃时长速受到抑制外,其他菌株长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在35℃时仅有5个菌株在培养20d时具有活性;皱环球盖菇菌丝在以木屑为主的原种培养料中长速较慢,为0.73-1.08mm/d.在菌株的农艺性状比较中,菌株Sr-12的菇型比例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09%,菌株Sr-08和Sr-12菇体硬度较大,菌盖颜色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菌株Sr-19和Sr-20的菌褶颜色较其他菌株差异较大.本研究筛选出了7个具有遗传差异的优异种质,产量高、抗逆性强,并在菇型、菌盖颜色、菌褶颜色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为皱环球盖菇育种及遗传研究提供菌株选择.
Genetic diversity and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ultivars of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in China

陈绪涛、章炉军、孙鹏、胡文君、王瑞娟、张美彦、魏云辉、王洪秀、胡佳、熊泽亚

展开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20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上海201403

高安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江西高安330800

皱环球盖菇 遗传多样性 优异种质 育种

财政部和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CARS-2020212BBF6100220212BBF63013

2021

菌物学报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菌物学会

菌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87
ISSN:1672-6472
年,卷(期):2021.40(12)
  • 11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