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研究

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研究

扫码查看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非遗已成为提升旅游高品的重要载体.以长江经济带五批国家级和六批省级非遗名录作为基础数据,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方法,分析带内非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以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为主,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文学和曲艺则相对数量较少的类型分布结构;2)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分布呈现集聚为主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为扩散的特征;3)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集聚形式表现出团状与带状相结合的特征,其中有1个高密度核心区,6个次级聚集区,2条带状聚集区;4)长江经济带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数量上呈现为上下游多中游少,结构上则以传统技艺为主,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
Study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肖刚、肖鸿芸

展开 >

江西财经大学城市与旅游管理学院,330013,南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空间分异 长江经济带

YG2018207

2021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影响因子:0.286
ISSN:1001-3679
年,卷(期):2021.39(4)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