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2019年6月江西2次强暴雨过程物理机制对比分析
2019年6月江西2次强暴雨过程物理机制对比分析
Physical Mechanism Comparison of two Heavy Rain Processes in Jiangxi Province in June 2019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为研究江西梅雨期暴雨的特点,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6月9日和6月22日出现的2次区域性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均处南亚高压东北侧脊线附近的反气旋环流辐散区中,500 hPa中层中高纬均为两槽一脊的形势,东北冷涡中心引出的东亚大槽引导槽后干冷空气南下,中低纬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中低层均有切变、低涡和低空急流配合是2次暴雨过程共同的环流背景特征;2次过程均存在对流性不稳定层结,利于暴雨强降水天气的出现,只是热力机制强度不同;低层切变、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是2次暴雨过程中相同的动力触发机制,水汽和稳定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即使只是近地层的辐合抬升,也能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而造成强对流天气;低层切变、低空西南急流左侧或左前方强中心辐合带的位置是预报暴雨带位置的关键因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卢秋芳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气象局,334000,江西,上饶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副热带高压
低空急流
暖区暴雨
锋面暴雨
出版年:
2021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21.05.024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影响因子:
0.286
ISSN:
1001-3679
年,卷(期):
2021.
39
(5)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