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污染农田水稻中砷的积累与形态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污染农田水稻中砷的积累与形态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Arsenic Accumulation, Spec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Rice Plant in Lead Zinc Mine Polluted Farmlan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扫码查看
以浙江省某地铅锌矿附近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砷污染农田生长水稻中砷的积累和形态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砷含量表现为根部>茎>叶>谷壳>糙米;水稻根部砷含量随土壤砷污染程度的加重和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加,而地上部特别是糙米中砷含量受土壤性状的影响较小;水稻植株中的砷以无机砷为主,其平均量约占全砷量的85%;在水稻各器官中,As(Ⅲ)与As(Ⅴ)的相对比例有所不同,在根部、谷壳和糙米中以As(Ⅲ)为主,在茎、叶中以As(Ⅴ)为主;水稻体内DMAV(二甲基砷)比MMAV(甲基砷),以及As(Ⅲ)比As(Ⅴ)更易向上部迁移;水稻体内As(Ⅲ)与As(Ⅴ)占总砷的比例存在消长关系;水稻中无机砷占总砷的比例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与土壤Eh值呈正相关;DMAV占总砷的比例与土壤pH值呈弱正相关,与土壤E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淹水可增加水稻中DMAV的含量;DMAV占总砷的比例与无机砷的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水稻体内主要形态的砷[包括As(Ⅲ)、As(Ⅴ)和DMAV]含量基本上呈同步变化;在水稻糙米中As(Ⅲ)、As(Ⅴ)量与总无机砷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郑顺安、刘代丽、倪润祥、徐秋桐、章明奎

展开 >

农业农村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北京 100125

农业农村部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5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水稻 砷污染 砷形态 影响因素 迁移

21103992017YFD0800305

2021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江西农业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0.632
ISSN:1001-8581
年,卷(期):2021.33(4)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