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乡村治理的动态演进及发展趋势——基于"价值—目标—主体"框架的分析

我国乡村治理的动态演进及发展趋势——基于"价值—目标—主体"框架的分析

扫码查看
遵循乡村治理规律,着力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乡村法治为准绳,以德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方略.构建乡村治理的"价值—目标—主体"分析框架,运用历史政治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乡村治理的价值追求、主要目标及主体结构的动态演进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跳出了乡村本身,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依归,围绕"发展有效性"与"秩序有效性"两个核心目标,为国家、社会、农民三个主体的复杂性互动所形塑,形成了国家与农民、国家与乡村社会、农民与乡村社会三组动态关系.在新中国75年历史中,我国逐步形成了乡村治理科学性增强、乡村治理价值观系统化、乡村治理自主性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增强四大发展趋势.

何波生、李道和、陈洋庚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乡村治理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有效性 秩序有效性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19YJC63001723GL03

2024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社会科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8
ISSN:1004-518X
年,卷(期):2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