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及刑法保护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及刑法保护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著作权法的价值准则除鼓励创作外,还包括促进文化传播、确定分配秩序等,将部分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认定为作品的做法完全符合立法目的.主体论与过程论对作品的认定方式属于不当限缩,应基于独创性原则进行结果主义的考量,将"创作型生成内容"认定为作品.刑法应承接著作权法的规范评价,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保护应由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转向侵犯著作权罪,以实现保护对象、保护法益和保护时点的调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侯跃伟
展开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独创性
智力成果
侵犯著作权罪
基金:
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青年课题
项目编号:
BLS[2023]C002
出版年:
2024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社会科学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38
ISSN:
1004-518X
年,卷(期):
2024.
4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