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农"影像建构乡村形象的底层逻辑和现实路径

"三农"影像建构乡村形象的底层逻辑和现实路径

扫码查看
影像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乡村形象的认知,这一变化有其底层逻辑:媒介社会化对认知的解构与重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内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形象的多元共塑与认同.作为一种直观表达方式,"三农"影像通过对乡村传统物化审美的突破、乡村振兴的变化以及塑造理想化的"新乡村生活",力求在审美、现象、理念和流量上实现突破,解构受众对乡村的传统固化认知,呈现多元化的乡村形象.在技术迭代升级的浪潮下,"三农"影像作为乡村形象建构的重要媒介,须致力于探寻乡村认知共识,发挥乡村内生力量和主体创造功能,通过展现中国乡村的差异化发展,以零距离的视角记录乡村的平民化生活,丰富乡村形象的表达方式,为乡村振兴实践助力.

喻晓社、白丹

展开 >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乡村文化振兴 "三农"影像 媒介技术 乡村形象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XW23203

2024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社会科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8
ISSN:1004-518X
年,卷(期):2024.44(8)